企業最高層次的競爭已經不再是人、財、物的競爭,而是文化的競爭,最先進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進行管理,因此,企業經營者越來越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價值觀的塑造,企業文化正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力保障。 大道無形,企業文化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少人都感覺“虛”,不知道文化建設從哪入手,重點在哪,所以也導致了很多企業把企業文化建設與CIS混為一談,口號標語滿天飛,但企業的文化建設卻總是不入門,在門外徘徊,根本無法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無法提升管理水平。 大量的研究和咨詢實踐證明,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在于要讓文化經歷從理念到行動、從抽象到具體、從口頭到書面的過程,要得到員工的理解和認同,轉化為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海爾總裁張瑞敏在談到自己的角色時說:“第一是設計師,在企業發展中使組織結構適應企業發展;第二是牧師,不斷地布道,使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把員工自身價值的體現和企業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對于企業高層管理者來說,如何讓員工認同公司的文化,并轉化為自己的工作行為,是關系企業文化成敗的關鍵。 讓員工參與企業文化建設 一、廣泛征求意見 任何企業都有文化,尤其對于許多成立時間較長的大中型企業,在經歷了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后,員工對文化總有許多自己的看法,很多企業在引入組織變革或再造時,往往忽略了對本企業文化的考慮,結果往往造成了“手術很成功,但病人死了”的尷尬。 很多人把企業文化認為是老板文化、高層文化,這是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容易犯的錯誤。企業文化并非只是高層的一己之見,而是整個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集中體現,只有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企業文化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員工的廣泛認同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石。企業高層管理者應該創造各種機會讓全體員工參與進來,共同探討公司的文化。不妨先由高層制造危機感,讓大家產生文化變革的需求和動機,然后在各個層面征求意見,取得對原有文化糟粕和優勢的認知。最后采取揚棄的辦法,保留原有企業文化的精華部分,并廣泛進行宣揚,讓全體員工都清楚的知道公司的文化是怎么產生的。 二、與員工的日常工作結合起來 企業確定了新的企業文化理念后,就要進行導入,其實也就是把理念轉化為行動的過程。在進行導入時,不要采取強壓式的,要讓大家先結合每個員工自己的具體工作進行討論,首先必須明確公司為什么要樹立這樣的理念,接下來是我們每個人應如何改變觀念,使自己的工作與文化相結合。 通過這樣的研討,讓每個員工都清楚我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文化,為什么要倡導這樣的文化,建立這樣的文化對我們有什么好處。 以身作則,最為關鍵 一、企業高層的角色 作為企業文化的建筑師,高層管理人員承擔著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一些企業高層管理者總感覺企業文化是為了激勵和約束員工,其實更應該激勵和約束的,恰恰是那些企業文化的塑造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對企業文化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倡導的實際行為與既定文化宣言是否一致會直接影響員工對文化的信任和認可程度。例如,某企業老總說自己非常重視人才,希望企業理念在這方面有所體現,然而在處理日常事務期間恰好安排要面試一個中層經理,當他的秘書告訴他面試者來了時,他卻滿不在乎地說:“讓他再等半個小時,我有事走不開。”一件小事足以體現他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了。從某種程度來說,企業文化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是全體員工對文化締造者一言一行,尤其是對關鍵問題(如:資源如何分配,獎懲如何處理,危機如何解決等)的處理方式上往往能夠解讀出一個企業真正的文化內涵。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企業的文化口號很響亮,然而各級員工卻并不認同的根本原因之一。企業的高層領導既是文化、制度的塑造者,同時又是理念、制度的破壞者。 二、從點滴做起 很多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塑造時,喜歡大張旗鼓地開展一些活動、培訓和研討,其實企業文化的精髓更集中在企業日常管理的點點滴滴上。作為企業管理者,不管是高層還是中層,都應該從自己的工作出發,首先改變自己的觀念和作風,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在思科,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思科總部的員工看到他們的總裁錢珀思先生,大老遠地從街對面小跑著過來,這位員工后來才知道,原來錢珀斯先生看到公司門口的停車位已滿,就把車停到街對面,但又有幾位重要的客人在等著他,所以他只好幾乎是小跑著回公司了。因為在思科,最好的停車位是留給員工的,管理人員哪怕是全球總裁也不享有特權。再比如GE公司,他有一個價值觀的卡片,要求每個人必須隨身攜帶,就連總裁,也隨時都拿出這個卡片,對員工進行宣傳,對顧客進行講解。試想我們國內的許多公司高層管理者,你有這些世界一流公司總裁的理念和作風嗎? 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并進行宣傳 一、理念故事化 企業文化的理念大都比較抽象,因此,企業領導者需要把這些理念變成生動活潑的寓言和故事,并進行宣傳。蒙牛集團的企業文化強調競爭,他們通過非洲大草原上“獅子與羚羊”的故事生動活潑的體現出來:清晨醒來,獅子的想法是要跑過最慢的羚羊,而羚羊此時想的是跑過速度最快的獅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則,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同樣適用。 二、故事理念化 在企業文化的長期建設中,先進人物的評選和宣傳往往能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這要求以公司理念為核心,從理念方面對先進的人物和事跡進行提煉,對符合企業文化的人物和事跡進行宣傳報道。按照企業文化的要求評選出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公司文化精髓的先進人物,并在公司內部和相關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宣傳,讓全體員工都知道為什么他們是先進,他們做的哪些事是符合公司的企業文化的,他們這么做對個人職業成長會有怎樣的好處。這樣的榜樣為其他員工樹立了一面旗幟,同時也使企業文化的推廣變得具體而生動。 三、溝通渠道建設 企業理念要得到員工的認同,必須在企業的各個溝通渠道定期進行宣傳和闡釋,企業內刊、板報、宣傳欄、各種會議、研討會、網站論壇,都應該成為企業文化宣傳的工具,要讓員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 如果員工不能認同公司的文化,企業就會形成內耗,雖然每個人看起來都很有力量,但由于方向不一致,所以導致企業的合力很小,在市場競爭中顯得很脆弱。長期來看,沒有強有力的企業文化,企業也就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是無法立于不敗之地的。 |